右绕大殿,功德无量
市北区福州北路84号就是青岛观音寺,旧称于姑庵,在错埠岭附近,坐地铁转到四号线过一站再出来,走不过多少就到了,旁边是青岛妇女儿童医院。 寺庙并不是很大,而且我去的时候又有修缮,有些地方封闭起来,能逛的地方于是更少。所幸里面十分的安静,而且我去的时候还算清晨,更无多少游人,算是这城市之中的一处悠闲净土了。 有免费的香可供上,在香炉旁边的桌子上自取,我于是拿起一根在灯前引火,然后插好。我并不是很信这种东西的人,所以只是看着烟火缭绕,心中不知道该想些什么。 有猫游荡,然而并不很亲近人,我于是也不打扰,只看着它悠哉游哉的走过,然后消失在一处。 有树遒劲,挂着许多祈福的红绳,我于是也不打扰,只看着它们随风摇曳,然后又是摇曳。 总之是有一个大殿的,一侧有一个牌子,上曰:“右绕大殿,功德无量。” 右绕大殿,功德无量...
你的大学,并不是你的大学
Your university is not your university 近来的一件新闻是,全国各地的大学在三年疫情后重新又开放了,舆论是很激烈的,有的学生觉得,进入学校的有些社会人员的素质未免太过差,学校怎么不管管?有的声音则批评三年疫情培养出的学生是又封闭又自私,学校怎么不管管? 在此我不想讨论纳税人是否应该去参观税金养的市政府,也不想讨论中国大学的开放氛围应该怎么体现,我只想问几个问题 没有素质的人为何敢在大学没有素质,而不是在居民小区,或者是市政府没有素质? 回答说,大学生好欺负。 那么,一群二十出头,了无牵挂,没有工作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社会闲散人员们,何以是好欺负的呢? 回答说,大学生有软肋。 那么,大学生的软肋是什么?大学生为什么有软肋?利好于谁人? 谁的大学? 支持大学开放的人无不会表达一个观点,大学不只是学生的,还是社会的。...
我确实拿到了各种学生包,但是
你好,我是学生,请送我 虽然这段话多少有点刻板印象,但是免费的福利哪里有不要的道理:没错,我说的就是 Github 学生包 (Github Student Developer Pack)。 虽然很久之前,也就是还没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眼馋这个学生包,也在有了学信网认证后就去白嫖了一套,但是如今已经一年半多了,我深刻感觉到,这个 Pack 的价值很大,我却没有很好的用起来,比如说,拿到了免费的 JetBrains 全家桶,但我平常基本只用 VS Code,申请了免费的 Azure 云服务器,我却一直没用过,更不用说没去申请的,真是暴殄天物。 Github 全家桶 Github Pro 原价 4 美刀/月 功能参见 https://docs.github.com/zh/get-started/learning-about-github/githubs-plans Github Copilot 无需多言,原价 10 刀/月的 AI 代码助手,含金量极高,唯一的缺点就是用了就离不开 JetBrains 全家桶 大名鼎鼎的开发工具包,包括 Idea、CLion、PyCharm...
年终篇下,梦醒了该去哪里
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,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,青年必胜于老人 对于我而言,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,一切都会不断进步,一切都会不断向前,这里的一切,不仅囊括寰宇、世界、社会、人类,当然也包括我自己。 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。 未来没有理由更好 想想也是,有什么理由能让我们像宗教的狂信徒一般,皈依在所谓未来脚下呢?近来有一个笑话——...
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技术的发展应用与展望
这篇是用来水《认知实习》的结课论文的,参考了以前写的一篇关于 GUI 开发框架的博客,借着这个机会顺便对那篇博文进行了一次修改作为一篇新博文,老文新水了属于是 这个报告只是单纯的应付作业,不要太注意细节 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技术的发展应用与展望 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,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成为解决不同操作系统底层API差异的关键工具。本 文回顾了桌面端和移动端跨平台框架的发展历程,在桌面端,从早期的调用API 或自绘技术到如今以CEF 库的应用为代表的框架。在移动端,Web应用、原生渲染技术和自绘方案分别应对挑战与机遇,而UI描述 方式也经历了从混合到声明式、组件化的演变。未来,随着移动设备技术的进步,跨平台开发框架有望在 提高开发效率的同时,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。这一领域的创新将继续推动应用开发工具和方法的演进,为 开发者提供更高效、灵活的解决方案。 背景 近年来,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,移动端应用开发一直备受关注。然而,由 于不同移动端平台(iOS、Android)之间底层API 存在差异,大多数应用程序提供商不得不雇佣两组开发...
年终篇上 2023 的结束
首先点首 hardest to be 现在是 2023 年 的 12 月 26 日,我坐在宿舍里,眼神迟缓,精神萎靡不振,为了聊以慰藉,给自己一点好歹还做了点事情的错觉,我于是开始写,这一年的结束 既然这不是例行的学期回首,那不妨就专注一些空泛的主题吧 “这个世界哪里不好了?” 这个世界会变好吗? 如果是在 2020 年这样提问的话,或许所有人都会不禁触动,甚至于,在 2023...
CPP20 Ranges与斐波那契数列的惰性生成
C++ 20 中引入了 Ranges 模块, 该模块提供了一系列的range view, 用于对容器进行操作, 本文将使用Ranges来实现惰性生成斐波那契数列. 在开始之前 让我们写一个十分简单的递归函数,用于生成斐波那契数列: 1234567891011121314auto fibo_rec(int n) { if (n <= 1) { return 1; } else { return fibo_rec(n - 1) + fibo_rec(n - 2); }}int main() { for (int i = 0; i < 10; ++i) { std::cout << fibo_rec(i) << " "; } std::cout <<...
CS好课可以改变废柴命运吗?
SICP,大名鼎鼎的 CS 神课,狭义上指的是 MIT 6.001 课程以及同源的巫师书,要是宽泛点也能够指 UC Berkeley 的 CS61A 课程。 所谓 CS 神课,属于那种 早学到这课我还会混成这 dio 样? 的灵丹妙药,相当一部分人接触到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惊叹,我也不例外,有那么一瞬间甚至觉得,所谓 Computer Science 似乎也不过如此的错觉 可惜,当我抽出时间来的时候,已经过了入门阶段了,怎奈这门课好评如潮,不免心动,于是来了一遍速通,做了做 hw、lab 和 project,质量相当的高 做完之后,意犹未尽,于是向真正的 SICP 进发,开始看《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》(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,SICP) 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哈尔·阿伯尔森和杰拉德·杰伊·萨斯曼 我得承认,虽然我在读的时候止不住的吐槽翻译很差劲,但当我转而去 MIT 官网上 down 下原版 PDF 的时候,还是不禁叹道: 这 tm 和 CS61A...
在平板上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 编程
人总是奇怪🤔居然想在平板上coding 记得之前的某门课,看坐在我前面的哥们儿上课在做算法题。唉唉,卷呵——等等,他用的是平板搭配上一个无线键盘,南无,多么的优雅,多么的平板生产力,我于是待到下课便去讨教,是不是给平板装了双系统。然而并不是,大为尴尬。 据同学说,ta 使用的是一个叫做 aidlux 的软件,于是打开官网看介绍 AidLux 独创融合操作系统,在一台设备上同时获得安卓和Linux的原生开发体验 极致性能AI工具链一键释放SoC AI算力,综合调度CPU+GPU+NPU性能 嗯… 官方的说法是,以非虚拟机的方式实现安卓和 Linux 双系统融合并行,同时拥有两个系统的完整用户体验,无需重启即可在两个系统之间自由切换 总之,有了 Linux 环境,那自然一切好说:gcc、python、vscode … 一应俱全,可谓是很不错了。 可惜这玩意只支持安卓系统,而我的平板是 iPad,所以只能另寻他法。 终端仿真器 有一个好的带图形界面的 Linux 环境自然是最方便的,但是大多时候不能,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,放弃对于图形界面的偏执。 Termux...
那些坠落的感觉与午后的惆怅
fallen 如果,只是要表达此刻的感受,或许只需要 悲伤 就够了,但是如果想说清为什么悲伤,恐怕需要比打破现在的情形所需还要更多的智慧与勇气。 是身在其中就永远无法看清楚吗?也是,如果能说清现在的情形,就不会再有半点迷惘了吧。 人真是喜欢偷懒的生物,想着,只要写出什么东西,一切就搞明白了,那样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。 人真是不愿承认自己错误的生物,即使是现在,还是更倾向于说 “人类是怎样的” ,这样的话就像置身事外一样,才能放下矜持的批评,或许只有把自己当成另外的事物,才能毫不留情的攻击吧。 这些不会改变什么,当然我也没有指望着神奇的效果会发生,只是觉得这样或许可以聊以抚慰静不下来的心 这种话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说的?我的心静不下来 人的距离 我想去和人打篮球 🏀 ,可是我不喜欢打篮球 我想和人一块去买水果 🍎 ,可是我不会挑水果 我想找人一起组乐队 🎸...